websocket 管道式通信

谈到h5的新东西websocket 我们可以先看看以往用过的东西

comet:基于 HTTP 长连接的“服务器推”技术

传统模式的 Web 系统以客户端发出请求、服务器端响应的方式工作。这种方式并不能满足很多现实应用的需求,譬如: 
监控系统:后台硬件热插拔、LED、温度、电压发生变化; 
即时通信系统:其它用户登录、发送信息; 
即时报价系统:后台数据库内容发生变化; 
这些应用都需要服务器能实时地将更新的信息传送到客户端,而无须客户端发出请求。“服务器推”技术在现实应用中有一些解决方案,本文将这些解决方案分为两类:一类需要在浏览器端安装插件,基于套接口传送信息,或是使用 RMI、CORBA 进行远程调用;而另一类则无须浏览器安装任何插件、基于 HTTP 长连接。

将“服务器推”应用在 Web 程序中,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在功能有限的浏览器端接收、处理信息:

客户端如何接收、处理信息,是否需要使用套接口或是使用远程调用。客户端呈现给用户的是 HTML 页面还是 Java applet 或 Flash 窗口。如果使用套接口和远程调用,怎么和 JavaScript 结合修改 HTML 的显示。 
客户与服务器端通信的信息格式,采取怎样的出错处理机制。 
客户端是否需要支持不同类型的浏览器如 IE、Firefox,是否需要同时支持 Windows 和 Linux 平台。

基于客户端套接口的“服务器推”技术 Flash XMLSocket

如果 Web 应用的用户接受应用只有在安装了 Flash 播放器才能正常运行, 那么使用 Flash 的 XMLSocket 也是一个可行的方案。

这种方案实现的基础是:

1、Flash 提供了 XMLSocket 类。 
2、JavaScript 和 Flash 的紧密结合:在 JavaScript 可以直接调用 Flash 程序提供的接口。

具体实现方法:在 HTML 页面中内嵌入一个使用了 XMLSocket 类的 Flash 程序。JavaScript 通过调用此 Flash 程序提供的套接口接口与服务器端的套接口进行通信。JavaScript 在收到服务器端以 XML 格式传送的信息后可以很容易地控制 HTML 页面的内容显示。

关于如何去构建充当了 JavaScript 与 Flash XMLSocket 桥梁的 Flash 程序,以及如何在 JavaScript 里调用 Flash 提供的接口,我们可以参考 AFLAX(Asynchronous Flash and XML)项目提供的 Socket Demo 以及 SocketJS(请参见 参考资源)。https://www.ibm.com/developerworks/cn/web/wa-lo-comet/#artrelatedtopics

Javascript 与 Flash 的紧密结合,极大增强了客户端的处理能力。从 Flash 播放器 V7.0.19 开始,已经取消了 XMLSocket 的端口必须大于 1023 的限制。Linux 平台也支持 Flash XMLSocket 方案。但此方案的缺点在于:

客户端必须安装 Flash 播放器; 
因为 XMLSocket 没有 HTTP 隧道功能,XMLSocket 类不能自动穿过防火墙; 
因为是使用套接口,需要设置一个通信端口,防火墙、代理服务器也可能对非 HTTP 通道端口进行限制; 
不过这种方案在一些网络聊天室,网络互动游戏中已得到广泛使用。

Java Applet 套接口 
在客户端使用 Java Applet,通过 java.net.Socket 或 java.net.DatagramSocket 或 java.net.MulticastSocket 建立与服务器端的套接口连接,从而实现“服务器推”。

这种方案最大的不足在于 Java applet 在收到服务器端返回的信息后,无法通过 JavaScript 去更新 HTML 页面的内容。

Alex Russell(Dojo Toolkit 的项目 Lead)称这种基于 HTTP 长连接、无须在浏览器端安装插件的“服务器推”技术为“Comet”。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成熟的 Comet 应用以及各种开源框架;一些 Web 服务器如 Jetty 也在为支持大量并发的长连接进行了很多改进。关于 Comet 技术最新的发展状况请参考关于 Comet 的 wiki。

两种 Comet 应用的实现模型。 
基于 AJAX 的长轮询(long-polling)方式 
基于 Iframe 及 htmlfile 的流(streaming)方式

不要在同一客户端同时使用超过两个的 HTTP 长连接 
HTTP 1.1 对两个长连接的限制,会对使用了长连接的 Web 应用带来如下现象:在客户端如果打开超过两个的 IE 窗口去访问同一个使用了长连接的 Web 服务器,第三个 IE 窗口的 HTTP 请求被前两个窗口的长连接阻塞。

所以在开发长连接的应用时, 必须注意在使用了多个 frame 的页面中,不要为每个 frame 的页面都建立一个 HTTP 长连接,这样会阻塞其它的 HTTP 请求,在设计上考虑让多个 frame 的更新共用一个长连接。

实现一个websocket应用程序需要如下步奏: 
1、开启连接 
2、客户端给服务器端发送数据 
3、服务器端接收数据 
4、服务器端给客户端发送数据 
5、客户端接收数据 
6、监听3类基础事件 onopen(打开连接)/onmessage(发送数据)/onclose(关闭连接)

websocket 特点 
其他特点包括:

(1)建立在 TCP 协议之上,服务器端的实现比较容易。

(2)与 HTTP 协议有着良好的兼容性。默认端口也是80和443,并且握手阶段采用 HTTP 协议,因此握手时不容易屏蔽,能通过各种 HTTP 代理服务器。

(3)数据格式比较轻量,性能开销小,通信高效。

(4)可以发送文本,也可以发送二进制数据。

(5)没有同源限制,客户端可以与任意服务器通信。

(6)协议标识符是ws(如果加密,则为wss),服务器网址就是 URL。

WebSocket 的用法相当简单。

下面是一个网页脚本的例子(点击这里看运行结果),基本上一眼就能明白。 
http://jsbin.com/muqamiqimu/edit?js,console

var target = "wss://echo.websocket.org"//要连接的目标
var ws = new WebSocket(target);  //建立连接

ws.onopen = function(evt) { //当开启连接是执行的函数
  console.log("Connection open ..."); 
  ws.send("Hello WebSockets!");  //发送信息
};

ws.onmessage = function(evt) { //收到服务器数据后的回调函数
  console.log( "Received Message: " + evt.data);
  ws.close();  //关闭连接
};

ws.onclose = function(evt) {//当关闭通道时执行的函数 
  console.log("Connection closed.");
}; 

socket.onerror = function(event) {
  // handle error event
};

//服务器数据可能是文本,也可能是二进制数据(blob对象或Arraybuffer对象)
ws.addEventListener("message", function(event) {
  if(typeof event.data === String) {
    console.log("Received data string");
  }

  if(event.data instanceof ArrayBuffer){
    var buffer = event.data;
    console.log("Received arraybuffer");
  }
});

//除了动态判断收到的数据类型,也可以使用binaryType属性,显式指定收到的二进制数据类型。
// 收到的是 blob 数据
ws.binaryType = "blob";
ws.onmessage = function(e) {
  console.log(e.data.size);
};

// 收到的是 ArrayBuffer 数据
ws.binaryType = "arraybuffer";
ws.onmessage = function(e) {
  console.log(e.data.byteLength);
};

//发送 Blob 对象的例子。
var file = document
  .querySelector('input[type="file"]')
  .files[0];
ws.send(file);

//发送 ArrayBuffer 对象的例子。
// Sending canvas ImageData as ArrayBuffer
var img = canvas_context.getImageData(0, 0, 400, 320);
var binary = new Uint8Array(img.data.length);
for (var i = 0; i < img.data.length; i++) {
  binary[i] = img.data[i];
}
ws.send(binary.buffer);

// webSocket.bufferedAmount
//实例对象的bufferedAmount属性,表示还有多少字节的二进制数据没有发送出去。它可以用来判断发送是否结束。
var data = new ArrayBuffer(10000000);
socket.send(data);

if (socket.bufferedAmount === 0) {
  // 发送完毕
} else {
  // 发送还没结束
}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  • 7
  • 8
  • 9
  • 10
  • 11
  • 12
  • 13
  • 14
  • 15
  • 16
  • 17
  • 18
  • 19
  • 20
  • 21
  • 22
  • 23
  • 24
  • 25
  • 26
  • 27
  • 28
  • 29
  • 30
  • 31
  • 32
  • 33
  • 34
  • 35
  • 36
  • 37
  • 38
  • 39
  • 40
  • 41
  • 42
  • 43
  • 44
  • 45
  • 46
  • 47
  • 48
  • 49
  • 50
  • 51
  • 52
  • 53
  • 54
  • 55
  • 56
  • 57
  • 58
  • 59
  • 60
  • 61
  • 62
  • 63
  • 64
  • 65
  • 66
  • 67
  • 68
  • 69
  • 70
  • 71

4.2 webSocket.readyState 
readyState属性返回实例对象的当前状态,共有四种。

CONNECTING:值为0,表示正在连接。 
OPEN:值为1,表示连接成功,可以通信了。 
CLOSING:值为2,表示连接正在关闭。 
CLOSED:值为3,表示连接已经关闭,或者打开连接失败。

下面是一个示例。

switch (ws.readyState) {
  case WebSocket.CONNECTING:
    // do something
    break;
  case WebSocket.OPEN:
    // do something
    break;
  case WebSocket.CLOSING:
    // do something
    break;
  case WebSocket.CLOSED:
    // do something
    break;
  default:
    // this never happens
    break;
}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  • 7
  • 8
  • 9
  • 10
  • 11
  • 12
  • 13
  • 14
  • 15
  • 16
  • 17

WebSocket 服务器的实现,可以查看维基百科的列表。 
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Comparison_of_WebSocket_implementations 
常用的 Node 实现有以下三种。

µWebSockets 
Socket.IO 
WebSocket-Node


本文转载:CSDN博客